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云南省委统战部
国际刊号:1671-2811
国内刊号:53-1133/D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2378 人次
 
    本刊论文
国内城市少数民族移民宗教研究评述

  【摘 要】少数民族移民宗教问题不仅关乎他们自身的信仰,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在高张力信仰与低张力信仰、中间,我们需要在研究中不断的寻找一个契合点,重新达到他们与原住民、宗教与政治以及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平衡;同时寻找一条在现代都市背景下,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一个新方式。

  【关键词】少数民族;移民宗教

  人口的地域性流动产生了移民,根据迁入地可将移民划分为国内移民和跨国移民两类。了解移民在迁入地的生活、精神状态等可以适时把握移民动态以及其融入状况并利于其所在地的社会整合。研究移民可从多角度出发,宗教则是其中之一。早期社会学家热衷于将宗教作为研究社会的切入点,例如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涂尔干(《自杀论》)。宗教不仅仅能够体现移民的文化,其思想观念、行为习惯还能从宗教教义教规以仪式中体现;同时宗教活动包括个人日常活动和大众的宗教活动为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基于上述两点,从宗教入手研究移民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汉族传统儒释道三教信仰并以儒家伦理为重,以儒家伦理代替宗教信仰具有多种局限并且用政治意识形态取代宗教信仰产生了巨大的信仰真空。所以在国内移民宗教研究中,多数学者以宗教信仰鲜明的少数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例如藏族(藏传佛教)、回族(伊斯兰教)。少数民族迁移主要是从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原住地迁入经济较为的地区,迁移原因主要有自发性和政策性。固本文主要作城市少数民族(一下简称少数民族)移民宗教相关研究综评。

  一、主要理论

  目前,少数民族移民宗教研究主要理论视角有两个。第一,情景定义论;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的少数民族信众在迁入宗教意识相对淡漠的城市以后,少数民族信众与城市非信众之间的个人思想、情感乃至社会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都不为相同。若要融入城市,少数民族信众则需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并基于对环境的自身理解作出行动。第二,现代化理论;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在迁入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以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其原有的价值观念及生活习惯会受到城市的影响。这些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也会发生变化并适应现代化的方向,伴随着宗教信仰,其宗教仪式也会有所改变。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一)国内少数民族移民的宗教生活

  少数民族迁入城市后,其鲜明的宗教信仰与城市的世俗文化不大相符。他们所信奉的信仰在现代都市不适应进而形成文化价值冲突。在宗教文化与城市世俗文化二者之间的张力中,少数民族的宗教生活有了一些变化。大致会表现为:宗教信仰的现代转换、宗教仪式(日常仪式和特殊仪式)变迁。才让认为对他们的宗教信仰造成重大影响的不仅包括所处社会环境还包括其所生长的家庭环境,所以迁入城市后虽然会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但是并不会消灭掉这些移民的宗教信仰。吴碧君则认为“场景转换和移民信仰表达形式的变化具有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互构的。

  (二)国内少数民族移民宗教组织

  少数民族移民到迁入地其所在的宗教组织,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正式的即专门的宗教组织机构,信众向组织提供奉献并参与组织活动;一种是非正式的即由信众自发临时组织的从事大众的宗教活动且无明文的组织制度。王建新在《回族社会中的移民宗教组织与家族》中呈现了移民宗教组织形成与发展及与其父系家族的互构,并将其放在特定中国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中,是一个较为生动的移民宗教组织生长案例。吴碧君论述了少数民族非正式的宗教组织,“正是由于都市传统宗教组织无法满足藏族移民的宗教需要,进而发展出了一些松散、自发的民间自组织关系(或群体)”。

  三、国内少数民族移民宗教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挑战

  (一)发展趋势

  国内少数民族移民宗教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描述移民后的信众的宗教信仰、仪式等方面的变化。虽有对移民宗教组织的研究但是成果较少或仅为顺带提及。总的来说,国内少数民族移民宗教研究范围狭窄,纵观国外,移民宗教研究范围主要有:宗教生活;宗教组织及其网络;国家、民族和宗教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宗教制度的全球化对移民的影响;移民宗教和政治关系。由此可见,在这个研究主题上仍有许多空白。

  国内少数民族移民宗教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宗教信仰、仪式,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在迁入地无法满足他们宗教活动需要时,乱建违规寺庙,大量的流动僧人甚至会引发他们与迁入地政府、居民的矛盾而造成社会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国内少数民族移民宗教议题,未来会着重在二元张力(信众与政府、信众与原住民、宗教文化与城市世俗文化)下的冲突与整合,少数民族移民宗教不再仅仅是宗教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对于此种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重新寻找一个契合点,使得数民族移民与原住民、宗教与政治、传统性与现代性达重新达到平衡;同时寻找一条在现代都市背景下,宗教信仰的一个新方式。

  (二)面临挑战

  1. 理论的匮乏。就目前研究成果而言,少数民族移民宗教的研究主要运用的是场景转换下的情境定义以及现代化理论。现在少数民族移民宗教的现象仅仅用上述两个理论解释显得非常的无力。第一,上述理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宗教社会学理论且缺乏理论创新,这对于宗教社会学这个分支学科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第二,情境定义及现代化理论并不能够较为完美的解释少数民族移民宗教的问题,它只能够解释现有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的挖掘出更为深层的原因;第三,研究缺乏清晰的理论视角,20世纪60年代后,宗教社会学除了延续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以外还发展出贝格尔和卢克曼的现象学研究视角以及斯塔克的宗教理性论视角。但是,国内移民宗教重简单的描述与归纳总结,鲜有呈现出清晰的理论视角。

  在国内少数民族移民宗教议题中,理论运用、理论视角以及理论的创建成为薄弱的一环,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重视这一问题。宗教社会学理论的运用以及研究视角是移民宗教研究中的中心指导,如果理论选择不妥或者表皮的描述研究对于一篇研究成果来说是非常遗憾的。

  2. 研究方法的挑战。目前少数民族移民宗教主要是描述性研究,运用方法集中在文献法、访谈并配合问卷调查和观察。从现有文献研究成果来看,访谈对象主要为少数民族移民,对于访谈内容只是简单的个案罗列。用极少量的案例罗列不能够反应整体的情况,这也成了研究中的一个弊端。

  若将议题作为定性研究,简单的观察、少量的访谈不能够严谨的作为研究结果表述出来。主要问题在于:参与式观察时间短,其观察的内容不能充分的运用;少量的访谈一方面在数量少被访者异质性不高难以全面的反应不同类型(如职业、年龄、学历、迁入原因等 )的被访者,另一方面访谈资料仅仅是简单的罗列而没有更加深入的分析,例如资料分析法。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使得最后的研究结果不尽人意。

  若作为定量研究,目前所采用的问卷收集方法主要是偶遇方式和滚雪球方式。由于无法知晓少数民族移民的具体名单(抽样框),随机调查受到限制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非随机调查方式。这种方式收集的数据无法推论到总体且不具有代表性。若采用应答推动机制方法收集问卷,虽然可以解决此问题但是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财力较大,所以目前为止没有研究者采用此方法,而是将问卷调查作为访谈资料的一个补充。所收集的数据只是做简单的频数、百分比的处理,并未涉及相关测量、回归分析等更为深入的数据处理。没有充分的利用数据资料,这就浪费了问卷调查的劳动,也使得调查结果只能用于简单描述统计而使之丧失利用数据建立理论、检验理论的功能。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